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从新浪数字化转型,窥见互联网的“懂行”新十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今,社交媒体与移动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习惯了生活在互联网带来的超级信息中转器上,而往往会忽略这些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蜕变。

如今,社交媒体与移动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习惯了生活在互联网带来的超级信息中转器上,而往往会忽略这些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蜕变。

2000年到2010年,可以被视作中国互联网在PC时代奠基期;从2010年开始,智能手机作为基础设施,带来了以社交媒体、移动支付、O2O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十年;而在2020年,新基建体系带来5G、云、AI的基础设施升级,智能化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作为互联网平台,尤其像新浪这样的国民级互联网平台,应该如何适应并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改变,在新十年把握机遇,重新出发——在不断高速发展的产业融合与创新中,这个关乎数亿互联网用户的问题,已经渐渐有了答案。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都很熟悉的新浪在近几年经历的数字化转型。在这场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升维中,新计算、新联接构成的新基建体系,正在通过“懂行”的桥梁,渗透融合到互联网平台的底座与核心场景。

从携手“懂行”的数字化转型伙伴,到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路径,我们从新浪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十年再出发。

流量变局,转型方向

进入2020年,国内外大事频发,娱乐圈也是“吃瓜”不断。瞬间暴涨的流量潮汐已经成为了这一年的日常。但仔细的用户却会发现,在如此多的流量洪峰下,新浪新闻和其他体系没有出现过任何应对不利的问题。

对于新浪来说,应对海量流量潮汐带来的变局,已经成为了面向新十年数字化升级的首要任务。新浪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可能有上亿用户同时在线。而一旦爆发公共热门话题,无数用户会第一时间涌入,造成瞬时突发高峰流量达到平时的5倍之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为国民提供稳定负载的社交媒体服务,就变成了新浪在目前发展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平台化发展成型之后,必须在接下来一个阶段解决基础技术革新问题。流量潮汐正在与AI应用、5G带宽同时到来,互联网产业的基础设施即将面临进一步的承载考验。

那么应对流量洪峰为什么困难呢?回归社交媒体和移动新闻的技术体系,会发现突发事件往往是瞬时的,给平台造成的流量压力也会无法预料到得突然释放。其中有几个关键挑战必须面对:

1、流量洪峰会突然出现,如何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承载性是核心问题;

2、云服务器的扩容速度相对较慢,无法第一时间满足海量扩容需求;

3、瞬时扩容带来的运维成本高、运维难度大,扩容减容无法自动化处理;

基于此,避免热搜宕机事件再此出现,并不仅仅是扩容云服务器的问题,而是必须建立在新浪体系的整体数字化升级之上。为了更好完成数字化升级,新浪选择与华为合作,一同探索面向新联接、新计算的全面升级之路。

新浪再出发,华为全助攻

事实上,在“教训中完成成长”的新浪,如今已经在云扩容、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等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承受流量洪峰的能力经历了时间和事件的检验。甚至有人认为,新浪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中数字化转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如果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会发现新浪与华为的合作带来了非常多的改变。华为的技术优势与对互联网场景的理解和经验,为新浪的数字化再出发保驾护航,快速驶过了“突发流量”的暗礁地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浪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某个设施与服务的更新,而是从内到外,从本地数据中心到云端承载、扩容、灾备能力的全方位数字化升级。洪水总会从最薄弱的环节击垮大坝,而新浪依托华为的ICT技术领先优势,建立了从云到联接的全方位高并发流量承载体系。我们可以从几个环节,看华为技术体系与新浪平台的融合:

1、华为云,通过极致弹性应对流量洪峰。

解决流量承载问题,云扩容是毫无疑问的核心解决方案。而与华为云合作之后,华为云为新浪提供了快速扩容能力,实现千级规模容器集群秒级极速发放,同时提供自动识别扩容场景,灵活响应告警、定时、周期三种伸缩策略,实现虚拟机的极速弹性伸缩。通过智能化策略和极速弹性的云扩容能力,解决了新浪的流量承载压力。

此外,华为云还为新浪带来了高性能的虚拟机算力,整体计算性能领先业界同类产品,网络包转发PPS业界突破了1000万大关。在华为云算力、部署能力与智能化技术的全面赋能下,新浪数字化升级迈出了全云化的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0/0914/696.html



上一篇:白沟新城抢占数字化T台 云端带货成主角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如何实现?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