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化用户》投稿方式[06/28]
- · 《数字化用户》征稿要求[06/28]
- · 《数字化用户》刊物宗旨[06/28]
大规模数字化时代,你需要哪些个人技能?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辑导语: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连接的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避免被新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一直在
编辑导语: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连接的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避免被新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一直在学习的路上。那么,我们都需要哪些个人技能呢?
数字时代裹挟着我们前行,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在行业、职业、风口、理念的快速变化中,哪方面能力的增强最能帮助我们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锚定自身角色、凸显个人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需要哪些个人技能?说句笑话,未来我们的孩子所面临的一定是一个高度深化的数字社会。我们现在的很多职业、行业、技能甚至很多理念,都会被淘汰。
这个转变可能比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突变还要大,所以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是:未来几十年,到底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是最能对抗变化,历久弥新的呢?
基于这些年对社会数字化进程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一个“数字化即标准化”的时代。比如说因为现在行业/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跨界”“多元化”的能力明显占优势;比如说因为服务业成主流,艺术家特征的“感受力、同理心,协调力,沟通力,表达力”变得更重要;比如说因为知识迭代速度加快,“持续快速学习能力”变得更重要……
一、避免被标准化
仔细想想,大规模数字化之后,越来越多的行业的流程可以被标准化。
尤其是数字平台这种企业组织模式的普及,将整个社会标准化的进程加速了—— 最近这20多年,像电商,社交,出行,外卖,快递这些服务业都在逐渐被平台标准化,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劳动者感到被异化成流程中的“工具人”。
未来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有两个:
其一是工业智能化:这会进一步的将工业流程细化。流水线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但是低技能工作岗位则进一步消失;
其二则是服务业标准化:那些信息不对称程度高,高度依赖个体能力的服务业,比如医疗、教育,也会逐渐被高频数据拆解成更细致的流程,其中那些程式化的流程,也会被平台标准化,相关的岗位自然也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取代。
但是,对于那些不能或者很难被“标准化”的高技能劳动力例如艺术能力来说,数字化反而是提供了上升的杠杆。
所以未来一个有趣的悖论会在于:企业和平台的目标是标准化,获得规模溢价;而个体劳动者的目标则是非标准化,包括提升个人艺术能力,磨炼非标准化技能和寻找非标准化的赛道。
所谓非标准化,通俗理解,就是艺术创意和创造力。
我记得几年前听曾鸣教授说,“艺术创造力是未来价值创造的源泉……谁能够创造性地想出一个新的场景如何被在线化、数据化,谁就能赢得未来。”当时听模模糊糊觉得有道理,这几年下来,感觉确实是极有前瞻性的洞见。
那什么是艺术创造力呢?
这些词很容易被理解成跟文艺,设计这些创意行业相关的岗位。但其实远远不止,艺术有八大门类,里面蕴含着却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提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里面列出了2025年全球就业市场最需要的10种能力—— 包括分析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领导力等等。
你会发现,数字时代的艺术创造力应该是包括思考力,社交力,行动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艺术创造力 = 破圈 + 迭代 + 链接
为了让这种抽象的“综合能力”变得可考察,总结出可执行的三个关键词:
1. 破圈就是有意识的突破自己所站立的位置。这种破圈可以是职业赛道选择上的“跨界”,也可以是思考路径上的“另辟蹊径”;可以是工作流程,内容,方式上的“越线”。
当然,破圈不是漫无边际的不务正业,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方向去尝试学习一门艺术。所以第二个关键词就很重要了。
2. 迭代所谓迭代,其实就是要持续学习。这个事听上去轻飘飘的,但是离开学校的人都知道实际上这有多困难。
现在的一个悖论是“学历溢价 + 专业贬值”。一方面,数字化相关岗位的学历门口都高,大学本科是基本敲门砖,稍微像样的大厂职位,没有985硕士文凭,连简历都没法递。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溢价又极其脆弱,因为“专业”的更新速度加快。近3年内,985、211大学撤销了154个专业,包括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等,而艺术类的课程则越来越多,包括现在国家政策提出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核心宗旨。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225/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