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配套设施迎来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未来可期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近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火热,无论是整体销量的攀升,还是在资本市场受到的火热追捧程度,都足以证明这个行业的光明前景。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除了在路上看到越来越

最近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火热,无论是整体销量的攀升,还是在资本市场受到的火热追捧程度,都足以证明这个行业的光明前景。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除了在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路边立起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以外,似乎对于这个行业的明天也没有太多概念。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召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让我们看到了高层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和决心。

在本次会议期间讨论的热点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同时为了落实规划发展,也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1年重点工作。2021年国家将大力引导全产业链协同、“车—路—网—云”协同,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翻译一下就是说,过去的十年我们通过补贴等利好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也拥有了初步的发展格局,接下来将统筹发展,下一个五年将由做大转变为高质量做强。

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进入市场主导

随着《规划》的推进,国内新能源行业将由粗犷式的发展逐步迈入精细化,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将是考验车企内功的时候。过去十年,国内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由政策主导慢慢转型为市场主导,这个节点将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颠覆性的风险。

按照要求到2025年年底,国内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控制在12.0千瓦时/百公里,这就意味着车企未来不仅要追求续航,对于能耗的降低也不能有任何含糊。并且《规划》指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按照当下汽车总销量预估一下,也就是2025年的新能源车型年销量将超过500万台,这样一块蛋糕相信没有车企愿意放过。

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经过十年的准备阶段,市场逐步开放,内有强敌虎视眈眈,外有群狼环绕。只有深入创新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同时还要加大技术投入,创新营销模式,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之路。当然完成技术积累的不止是国产,国外众多车企近年来也将新能源的钢刀磨的铮亮,等待时机瓜分中国市场。

数字化、智能化,加速配套设施成型

同时《规划》还指出了关于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前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自动驾驶领域或将迎来空前发展。另外,《规划》还提到保证充换电服务便利性,说明未来国家将在新能源配套设施方面继续发力。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充电桩的建设虽然稳步推进,但是依旧存在巨大缺口,一方面是总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就是整体的利用率不高。

2021年开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等问题,加大充换电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全国多地即发布充电桩产业发展鼓励政策,新一轮建设周期开启,不仅推动城市地区的充电桩建设力度,今年多地也将在加大乡村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保证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均衡发展。

充换电设施数量提升上来以后,如何使其高效运转起来,也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好在当下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充电桩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助力配套设施的利用更加完善。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充电桩也将迎来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例如在充电效率方面,按照相关企业估算,未来乘用车充电电压将从500V升级到800V,单枪充电功率从60KW要支持到350KW,功率的提升带来的是充电时间的快速压缩,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或将压缩到10min左右,便利性提升明显。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新增充电设施以60kW及以上功率的快充桩建设为主,占比达到80%,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公用充电设施的充电服务输出能力和市民使用效率。

除了充电时间的变短,未来公共充电设施还将呈现出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标准化、更节能、更绿色等多方面的特色。同时按照相关企业测算,2025年国内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台,这样的保有量对于各个居民区、工作区的充电桩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小功率直流充电方案替代交流充电方案也是公认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305/1173.html



上一篇:(两会受权发布)规划纲要草案:加快数字化发
下一篇:善用“数字化武器” 破解平台经济垄断难题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