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化用户》投稿方式[06/28]
- · 《数字化用户》征稿要求[06/28]
- · 《数字化用户》刊物宗旨[06/28]
千年古村的数字化生活,原来是这样哒!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400年古村,数字化后是啥样? 一进村口,一台机器在看门;村里开会直播向全体村民开放,并且能随时回放;70多岁的老人们用得很顺溜,不愿学新功能的老人,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电
◎1400年古村,数字化后是啥样?
一进村口,一台机器在看门;村里开会直播向全体村民开放,并且能随时回放;70多岁的老人们用得很顺溜,不愿学新功能的老人,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电话通知,村里的通知一次不落下;村民只要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打印,一张只收一毛钱……
◎“高大上”数字化,花钱多不多?
“数字车家村”采取车家村、钉钉和日照联通三方共建的模式,5G基站由日照联通投资建设,剩下的投资由三方分担,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还从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奖补,最终车家村实际的负担并不是很大。
◎平台建好后,咋让村民用得嗨?
车家村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先培训一部分“能人”,再通过这部分“能人”教会其他村民。一支由20多名年轻人组成的数字化志愿者服务队很快成立起来,他们先接受钉钉和联通的培训,再挨家挨户手把手教给村民。
◎使用体验如何,带来哪些改变?
村民日均使用钉钉时长近30分钟,“村里事”板块月累计活跃度高达94.4%;“数字车家村”的村友圈功能相当于车家村的朋友圈,村民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数字平台给工作带来了便利,也让村干部感受到了村民监督的压力;村里工作更公开透明,对村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景怎么样,困难有哪些?
一个村庄实现能满足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的智慧化,需要15万元左右。数字乡村运营要产生成本,数字乡村建成后如何可持续运营下去是个难点。
实际居住人口100%入库,组织100%在线,人日均使用时长近30分钟
千年古村的数字化生活
□ 本报记者 王建
驱车从日照市区向西南,前行10多公里,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映入眼帘,车家村到了。
自隋末建村,车家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记者到车家村采访,进村成了一道“难题”——车家村实行全封闭管理,大门紧闭,门口放着一台一人高的机器,稍一靠近,机器就会出声询问:“你好!请问你找谁?”
旁边的门卫室走出来一位老者,问明记者的来意,他对着机器说:“我找孙伟。”机器自动拨通了村党支部书记孙伟的电话,屏幕那头的孙伟看到记者后,轻轻一点,记者刷脸后,门开了。
为记者“解围”的老者名叫孙方文,是车家村的门卫,今年已年逾古稀。“俺们村是数字乡村,这是数字乡村的智能门禁系统。”孙方文指着门口那台让记者“为难”的机器说。
“数字车家村”的“本事”不仅仅是如此。它以钉钉APP为入口,包括数字党建、公开与通知、智慧妇联、政务服务、数字经济和便民服务等6个基本农村治理单元。2020年10月,“数字车家村”作为山东智慧村居建设的典型案例,登上了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决策:打消三个顾虑
“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车家村村委会荣誉室三面墙上,陈列着5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数字车家村”平台建成后,这里又被辟为演示平台功能的场所。
车家村的数字化是怎样开始的?孙伟说这个事儿是机缘巧合。
“我们村有个青年在钉钉(钉钉是企业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上班,2019年夏天他回村的时候,跟我说数字乡村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钉钉正准备全国推广,可以帮村里做。”这是车家村第一次与数字乡村联系在一起,当时孙伟知道数字乡村这个概念,但还谈不上有多少了解。
当年10月,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招商团到杭州招商,孙伟是成员之一。数字乡村到底是啥?带着萦绕于心的这个问题,孙伟顺路到钉钉总部参观考察了一番。
“他们演示了怎么开会怎么下通知,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些功能的好处。”这次参观考察,钉钉展示了在南方布局的几个村的案例,让孙伟大开眼界,“通过数字乡村建设,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村民少走路,干部少跑腿,印象非常深。”
回到村里,孙伟马上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建设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是个新事物,村两委成员的认识程度并不相同,存在一些顾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花钱多不多?到时候老百姓会不会用?真能给村里带来好处吗?
针对这些顾虑,孙伟一一分析了车家村的优势和条件:从市里到区里再到街道都支持,钉钉和联通帮忙建设,村里有集体收入,经济上没有问题;新事物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经过培训,绝大多数村民都能学会;最关键的是数字乡村的好处很多。孙伟苦口婆心,终于让村两委成员统一了思想。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412/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