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解读斯柯达第四代晶锐,流线感更强,数字化特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前,斯柯达正式于海外发布了全新一代晶锐。新车依旧采用两厢造型,造型上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成功的使我们从上一代晶锐的造型更换到全新一代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晶锐

日前,斯柯达正式于海外发布了全新一代晶锐。新车依旧采用两厢造型,造型上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成功的使我们从上一代晶锐的造型更换到全新一代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晶锐在造型上的更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最重要的改动是内饰布局以及整体动力系统的变化。

外观方面,斯柯达四代晶锐依旧使用两厢轿车造型,延续其运动、紧凑的整体车辆定位。车头部分,新车采用斯柯达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采用标志性的直瀑式进气格栅,内部搭配多条黑色直瀑式饰条,搭配外围的亮银色镀铬装饰。

新车大灯组的设计狭长且颇具科技感,迎合了四代晶锐主要想要表达的在数字化、科技化的进步的主题。新车采用双透镜式大灯,搭配LED日间行车灯。同时,新车下包围采用贯穿式设计,并搭配前雾灯。

车身侧面,四代晶锐采用了锐利的线条设计,将车身侧面打造的更具运动氛围,并搭配上运动风格的铝合金轮毂,更加突显晶锐车型的定位,延续了传统,并进行了相当成功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四代晶锐加入了黑色车顶的设计,并提供了全景天窗,进一步加强整个车身外观上的现代科技感。

车尾部分,四代晶锐在设计上也使用了较为强烈的折线,使车尾的线条更显锋利,棱角分明。新车尾灯组较为复杂,并进行了熏黑处理。

内饰方面,四代晶锐延续了大众最新一代家族式的设计,与8代高尔夫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进一步体现了四代晶锐拥抱数字化、科技化的决心。

新车采用对称式中控台,搭载全液晶仪表、悬浮式中控屏,保证了车内的科技感。另外,新车采用双幅式方向盘,并使用了最新的按键布局,使车内更具运动感。

值得一提的是,从官图来看,四代晶锐将使用复古样式的空调出风口,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与新加入的科技感较强的设计形成了反差。

四代晶锐使用了拼色座椅,预计将提供皮质、织物两种材料方式。而从海外版官图来看,四代晶锐或保留下机械手刹,使车内更具一丝怀旧感。

后备厢空间方面,四代晶锐的空间表现中规中矩,但空间利用率较高。新一代车型为后备厢提供了较为平整的储物空间,两侧还尽可能地扩展了多余得看空间。除此之外,新车还支持4/6比列放倒,可扩展出更多空间。

动力方面,四代晶锐将提供多种动力总成供选择。其中,四代晶锐将推出1.0L三缸自吸发动机版本,还将推出1.0T三缸涡轮增压版本发动机,还将提供高低调校版本。除此之外,四代晶锐还将推出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版本的车型,最大功率150马力,最大扭矩250Nm,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从四代晶锐的官图来看,新车在整体的设计上都更像科技化、数字化转型,也比较符合时下世界汽车发展趋势。同时,从新车的设计来看,其与大众品牌8代数字化高尔夫的设计也有不小的相似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四代晶锐未来必将进入中国市场。而我们消费者想要关注的则是,四代晶锐的1.5T发动机版本是否会随之引入国内,而1.0升排量版本是否会随后国产。从晶锐的四代车型变化来看,斯柯达对于晶锐还是有着较强的预期。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我们熟知晶锐也至少有了10余年历史,更多的是将其看作一台家用车。那么,四代晶锐加入了诸多更能体现科技感的设计,是否能打动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呢?相信不久的未来,四代晶锐国产之后,我们就会得到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508/1761.html



上一篇:智慧高速、智慧轨道……上海交通行业将这样数
下一篇:中国教育信息网:数字化转型“从0到1”的蜕变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