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试驾全新明锐PRO:数字化让人汗毛炸裂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即便到了今天,国内消费者买合资家轿时的主要路线(考量)依然“自然吸气发动机+性价比”的稳妥之选,我这是负责任之说,若你质疑,去看看每个月销量排行榜顶部的常客轩逸、朗

即便到了今天,国内消费者买合资家轿时的主要路线(考量)依然“自然吸气发动机+性价比”的稳妥之选,我这是负责任之说,若你质疑,去看看每个月销量排行榜顶部的常客轩逸、朗逸、宝来等车型的排产表就可知晓。我自己对这条路线的正确性也从来都是特别笃定,而直到前几天试驾了斯柯达全新明锐PRO,我才发现自然吸气车型们依然如此好卖并不是人们对动力不敏感,而实在是因为之前涡轮增压车型们“锤”自然吸气锤得不够狠。

明锐PRO给我的颠覆感出现在15万这个区间上,这是明锐PRO预售价区间里的中高配及顶配车型所在,而之所以感到颠覆,就是因为新车在数字化层面的变革幅度太大了,这是以往15万区间合资车型很难获得的感受。

按照规划,明锐中高配车型将搭载L2驾驶辅助系统,而这次试驾体验的重点和亮点,既有被命名为“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的L2,还包括了智能互联车机、抬头显示、电子换挡、360°精密数字视野(比360度影像规格要高些)、电动后备箱等,更别说基础的电子手刹、AUTOHOLD自动驻车和AEB主动防碰撞系统了。

而搭载这一切数字化配置的背景,还是建立在近期全球汽车制造行业车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全新 明锐PRO全车的大小芯片数量,已超过100个,这完全就是造车新势力和豪华汽车品牌近年新车的“高配”车型芯片数量级别。

换句话说,明锐PRO就相当于是以豪华电动车的数字化水平来造燃油车。

这么强的数字化基础,必然要归结于明锐PRO所基于的大众MQB EVO平台,这是从MQB平台进一步升级的平台,而基于这个平台的车型之前在国内上市的还有新一代奥迪A3和第八代高尔夫。

但很奇怪,为什么之前试驾A3和八代高尔夫时对数字化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呢?回想之下我觉得A3是因为它价格就在那里,大家觉得顶配30万级别的新车型就该具备这样的数字化水平;而八代高尔夫和国内主流的三厢紧凑型合资家轿定位并不太一致,它从来就是主打精品概念的小钢炮,以前别家都没有定速巡航时它主销的舒适型就有了,所以当它进入数字化的MQB EVO时代后并没有让人觉得特别意外,它符合预期。

但是明锐PRO不一样,十几年来大家对它的印象一直是比同平台大众速腾价格略低而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与“先进”、“精致”不太能挂上钩。所以这次当明锐PRO作为上汽大众体系首款MQB EVO平台车型进入市场时,就到了该对它进行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数字化的明锐PRO,聪明的小明。

按照上汽大众斯柯达试前说明会上的“友情提示”,坐进明锐PRO后我做的第一个事儿就是和它的车机对话,当然发出的指令绝不是以往测试车机时常说的“你好XX,来点音乐”或“你好XX,我要去XX”。而是:“你好斯柯达,以后你叫小明”。

是的,你可以通过如此快捷和自由的方式给你的爱车(车机系统)取一个名字,而以后唤醒它时你直接叫这个名字就可以了。

之后,你可以持续发现这个车机有很多好用、好用的地方,诸如双音源识别,对主副驾不同的指令会做出合理、准确的反馈,在车机进行导航时不需要唤醒车机就可以直接说出添加途经点XX并激活这条命令。你还可以把车机地图“平移”到10.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上进行显示,然后让中控屏只显示音乐界面,这样在查看这两种信息时互不影响。

此外明锐PRO的车机还支持无线CarPlay,这几乎是属于豪华车CarPlay的形式。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不完美,我觉得空调调节需要在中控屏上完成这点从体验感来说是不够方便的。

数字化还体现在多种功能、装备的电子电气化,比如电子换挡、360°精密数字视野等。尾部的摄像头可以在你倒车出库时看清左右来车,我对比拍摄了后视镜和摄像头的两种视野,对安全性的提升显而易见。电子换挡机构对中央操作台的侵占大大减少,可以一些之前没有体验过电子挡杆的驾驶者会觉得其不及传统机械挡杆的造型实在,但实际上明锐PRO、高8和A3的这种“小扒扭”的确是看着不太行但用着真还挺好,主要是盲操作用手一刨就OK了,D/N/R/S都没有问题。那些旋钮换挡的手感是不比这个好的,尤其不做按压P挡的旋钮换挡才是更难用的电子挡杆。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515/1822.html



上一篇:小米王翔在 APEC 会议解释“产业数字化”和“数
下一篇:深耕湖北,烽火1234数字化战略助力行业数字化转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135110489(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