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华为崔伟:深入行业,压强式赋能金融业数字化

来源:数字化用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 “帮助金融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还是要懂行,这是华为提出的核心观点之一。要想平等对话和理解客户,必须懂行业,必须深入这个行业。”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帮助金融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还是要懂行,这是华为提出的核心观点之一。要想平等对话和理解客户,必须懂行业,必须深入这个行业。”

近日,在华为智慧金融峰会2021期间,华为中国政企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普惠金融等创新业务的日益发展,金融行业逐步进入了全场景新金融时代。中国银行业协会《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中国非接触式交易量已达到3708.72亿,有90.88%的银行业务是离柜交易,个信贷等业务亦全面线上化,银行数字化的再次提速对金融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崔伟看来,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发力数字化转型,以金融行业为例,“金融系统其实对数据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各个机构都在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记者了解到,为赋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华为从四个角度发力。“在企业BG层面,金融业务部是华为聚焦的四大业务部之一。华为一旦聚焦,首先是压强式投入,包括研发、解决方案、市场及交付。”崔伟说。

其中,在队伍能力建设方面,“2021年,华为金融团队至少要增加100个以上的解决方案人员,从目前的全国近500人提升到年底的600-650人,以此提升队伍体量。”

在解决方案能力方面,崔伟坦言,“要想做好金融业务,首先自己要懂行,如果连行业中的具体场景、具体业务都不清楚,那就谈不上跟金融业务客户一起进行数字化转型。所以,我们会基于客户核心场景进行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包括大数据、网络设备、分布式存储和云平台,契合客户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些需求,有目的地针对场景进行适配。”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会加强解决方案投入,这又分为两个部分:行解研,即孵化我们的解决方案,实现0-1的突破;行解销,即3-N,实现规模化复制的过程。我们希望华为在今年和未来几年,都能孵化出针对特定场景的、服务金融系统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金融系统服务。”

此外,在生态方面,“华为会更好地维护好金融生态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与我们的ISV伙伴进行更加密切地联系和合作。他们进入行业可能比我们更早、对行业的理解也更深,我们要跟他们联合在一起,把金融市场和生态系统建设得越来越好。”

最后,华为将继续加强服务,“我们自己内部提出了卓悦服务。销售只是第一步,很多工作都要落实在后续的交互和维护工作中,所以交互工作的加强是我们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聚焦“懂行”,崔伟强调,“要与客户进行对话,首先要理解客户的业务是什么样的,包括业务发展的各种阶段以及客户的核心系统是什么样的。华为30多年前是从运营商市场起步的,我们在2011年才宣布正式进入政企市场,当时就成立了专门针对金融行业的团队和组织。”

此外,崔伟告诉记者,华为还会对金融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华为会与业界,包括客户、解决方案能力提供商以及合作伙伴一起,针对未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讨,再和客户进行沟通。特别是在核心系统方面,我们已经跟一些核心客户展开了合作。”

文章来源:《数字化用户》 网址: http://www.szhyhbjb.cn/zonghexinwen/2021/0608/1989.html



上一篇:北汽集团联手京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化解淘汰危机丨财务人员数字化升级大会圆满落

数字化用户投稿 | 数字化用户编辑部| 数字化用户版面费 | 数字化用户论文发表 | 数字化用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字化用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